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要闻 > 资源环境
历经半年修订 气象灾害预警新增霾红色预警

2013-05-10 00:00   来源:北京日报

  历经近半年时间,《北京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防御指南》修订工作完成。昨天,北京市气象局发布消息,新版本修订了四种气象预警信号,分别是霾、沙尘、台风和道路结冰。同时,为了让这些预警信号更加通俗易懂,所有等级的预警信号都增加了预报用语;防御指南部分也更加细化,在遇到气象灾害时,针对政府机关、学生、司机、行人等不同人群,给出了具体的防御措施。
  四种预警信号标准优化
  霾 引入PM2.5划分等级
  霾的预警信号原来只分为黄色和橙色两种,新版本在原来的预警基础上,增加了红色预警,预报的等级用语分别对应为中度霾、重度霾和严重霾。
  此外,PM2.5也被引入,作为预警指标之一。在原标准中,只使用了能见度和空气湿度作为划分霾等级的指标。但在实际中,大气成分指标不仅表示了空气浑浊程度,同时也对大气能见度有较为直接的影响。考虑到大气成分的影响以及大气成分观测不断加强,从突出服务效果的角度,新引入了PM2.5作为预警标准条件之一。
  沙尘 扬沙浮尘发蓝色预警
  沙尘天气包括扬沙、浮尘、沙尘暴三类,但原来的预警信号中,只对达到沙尘暴级别的严重沙尘天气发布预警,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三种级别,而当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时并没有相应的预警信号。新版本首先将原来的“沙尘暴预警信号”总名称变更为“沙尘预警信号”,同时新增了沙尘蓝色预警信号。当12小时内可能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或者已经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并可能持续时,气象台则会发布沙尘蓝色预警信号。
  台风 分为蓝黄橙红四级
  台风预警信号是此次修订中新增的一整套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级。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道路结冰 增加冻雨预警指标
  对北京而言,冻雨的灾害主要是形成道路结冰,新版本中特意修订了道路结冰的预警信号,增加了冻雨预警指标。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三个等级。
  新增通俗预报用语
  在新修订的气象防御指南中,每一个预警信号都分等级地增加了规范的预报用语,“用最简单、最通俗易懂的话,让老百姓理解即将到来的气象灾害,使气象术语更形象直观。”北京市气象局预报处处长梁丰向记者介绍。
  记者看到,预报用语的基本格式为“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天气,……(影响)”,梁丰告诉记者,预警信号的标准是预报员内部掌握的发布条件,而预报用语则是对外发布时所用的语言。
  以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为例,该信号的标准为:预计未来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一是1小时降雨量达20毫米以上;二是3小时降雨量达30毫米以上;三是12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原来,如果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对外预报就是“未来12小时,将出现累积雨量大于50毫米的降水量”。从气象角度来说,24小时之内的降水量大于50毫米,则达到暴雨级别。梁丰解释,其实对普通市民来说,看到大于50毫米的降水量,可能根本没有概念,也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情形,现在新增的预报用语则表述为“预计(比如6时至9时),(比如房山地区)将出现(短时)大雨到暴雨天气”。“气象工作人员在预报时,会尽可能说得具体,而这些预报用语都是按照气象学上的规定,在表述时尽量使用普通市民能理解的、简单易懂的语句。”梁丰说。
  预警信号修订抓热点
  记者了解到,新修订的霾红色预警、沙尘蓝色预警、台风预警和道路结冰预警,都密切结合了近年来北京气象的实际情况。梁丰告诉记者,在每一次修订前,他们都会把所有的预警信号认真筛一遍,然后针对北京的具体情况,再考虑要增加的内容。
  对于新修订的四个信号,梁丰一一向记者解释了背后的原因。
  霾红色预警信号是在霾的预警信号中新增加的最高级别,近年来,尤其是今年,我国的霾天气呈现多发、频发的态势。随着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的日益关注,预警信号不仅增强了一个等级,还在原有的单纯依据能见度划分等级的基础上引入PM2.5作为一项指标,更能够回应市民的关切。
  沙尘暴预警信号的修订首先更换了名称,因为新增的第一个等级为“沙尘蓝色预警”,而不再笼统地称为沙尘暴。梁丰告诉记者,经过多年治理,北京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的几率目前已非常小,类似今年三四月份出现的,都是扬沙和浮尘天气,而扬沙、浮尘等相对较轻的沙尘天气,对社会生产、生活也能产生很大影响,公众也十分关注,所以很有必要对沙尘暴预警信号进行修订。
  台风预警信号是新增的一整套的预警信号。梁丰介绍,中国气象局制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有台风预警信号,由于北京地处中高纬度,台风对北京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暴雨,因此以往北京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没有将台风列入。但是,经过去年突发的“7·21特大自然灾害”,虽然这次暴雨并不是由台风引起,却发现市民对暴雨的防御认知相对较低,结合台风对北京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暴雨,加上历史上曾有台风减弱后的低压经过或接近北京,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气象灾害,有必要增加台风预警信号。同时,在修订过程中,工作人员曾和广东省气象部门做过交流,发现像台风、暴雨这种在南方常见的天气,市民的认知度很高,而北京的气候相对比较干旱,市民对这类的防御知识就不太了解,“在南方是常识性的问题,而在北方人们却不知道。”梁丰补充道。
  针对道路结冰预警信号,新标准增加了冻雨的预警指标,“今年1月31日上午,北京地区出现短时冻雨天气,给交通运输和人们出行造成了较大影响。气象台当时发布了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当时就有网友建议,希望进一步提供冻雨预警。”梁丰解释,冻雨是低于0℃的过冷水滴落于温度低于0℃地面或暴露物体上时,迅速凝结为冰的天气现象,这是无法按照强度划分等级的,而冻雨对北京形成的灾害主要是道路结冰,所以特别增加了这些指标。
  防御灾害提示语逐级加急
  在修订的防御指南中,记者发现,针对同一类气象灾害,若等级不同,使用的提示语言的程度也不同。
  比如在暴雨预警信号驾驶人员防御指南中,在修订前,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中提示“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而在更高级别的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中,均没有提及和变化。修订后的版本中,当预警等级变更为黄色时,提示变为“驾驶人员要及时了解交通信息和前方路况,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提升至橙色时,又变为“驾驶人员应暂停行驶,将车停靠在地势较高处或安全位置,人员到高处躲避”;提升至红色时,则为“驾驶人员应听从民警指挥,切勿涉入积水不明路段;汽车如陷入深积水区,应迅速下车转移”。
  专家表示,希望通过类似“注意、及时、避免、切勿”等提示语程度的变化,让市民更能体会到情况的变化和紧急。
  防御指南为不同人群“开处方”
  新修订的防御指南有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为不同人群提供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内容更加细化,也更具实用性。简单来说,就是当气象灾害即将来临时,让不同的人群清楚自己该做些什么,或不该做些什么。
  还是以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为例,在原来的防御指南中,提醒大致分为三项,一是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二是驾驶员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三是城市、农田及其它重要设施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而在修订后的新防御指南中,这样的提醒细化到五项,分别涉及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学生、驾驶人员、行人,以及家庭和个人。具体如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检查城市、农田以及其它重要设施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小学和幼儿园学生上、下学应由成人带领,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的安全;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行车安全;行人不要在高楼或大型广告牌下躲雨、停留,以免被坠落物砸伤;家庭和个人应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
  北京市气象局应急减灾处副处长崔继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来的防御指南整体上更宏观、更笼统,在结合北京的实际上稍有欠缺,所以在新修订时就特别注重结合实际,尤其是近年来所涉及到的,要考虑特殊人群的安全问题,提高市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崔继良举例,比如北京去年遇到的“7·21特大自然灾害”,就涉及到交通问题,像积水、断路等情况需要特别引起重视,所以在暴雨的预警信号中就增加了外出建议,如暴雨橙色预警里提示“驾驶人员应暂停行驶,将车停靠在地势较高处或安全位置,人员到高处躲避;个人避免外出,如需出行应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暴雨红色预警里提示“驾驶人员应听从民警指挥,切勿涉入积水不明路段”等。
  此外,记者发现,在暴雨、暴雪、霾、沙尘暴等预警信号的防御指南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到学生停止户外活动、体育课或直接停课的建议。崔继良表示,这些基本都是新增加的,也结合了北京的具体情况。2010年1月,北京遭遇罕见的大雪和低温天气,市政府当时在20分钟内出台了本市60年来首道雪天“停课令”。如今,有了新修订的防御指南,今后针对不同的气象灾害,教育部门对课时做出的灵活调整也有了相对规范的参考依据。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