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要闻 > 要闻 > 要闻
中国物价总体保持平稳运行

2022-06-13 09:15   来源:国际商报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上涨2.1%,涨幅与4月相同,环比由4月上涨0.4%转为下降0.2%;PPI则同比上涨6.4%,涨幅比4月回落1.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涨幅比4月回落0.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在解读数据时表示,5月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CPI环比转降,同比涨幅保持稳定。同时,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继续回落。

  CPI环比下降同比涨幅稳定

  董莉娟分析,从环比看,5月份食品价格由4月上涨0.9%转为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涨幅比4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

  食品中,随着鲜菜大量上市,物流逐步畅通,鲜菜价格下降15.0%;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继续开展,生猪产能调减效应逐步显现,猪肉价格上涨5.2%;受国际粮价高位运行影响,国内面粉、粮食制品和食用植物油价格分别上涨0.8%、0.8%和0.7%。

  非食品中,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均上涨0.6%;疫情防控期间线下服务消费减少,线上服务消费需求增加,电影及演出票、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2.6%和0.7%,网络文娱服务价格上涨2.4%。

  从同比看,据测算,在5月份CPI 2.1%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与4月相同。

  “整体来看,5月份CPI处于温和运行区间内。”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结构上看,食品项中猪肉价格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收储政策以及去年基数效应的影响,同时鲜菜供应充足、物流堵点疏通等因素使得鲜菜价格环比下降幅度较大,疫情对食品消费市场的负面影响有所消退。需要注意的是,在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的作用下,国内粮食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在非食品项下,线下服务类消费仍显疲软,后续有待进一步修复。

  付一夫认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以及上海等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启动,居民消费需求有望迎来回暖。不过还需注意的是,猪肉价格上行通道启动,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粮价上涨影响持续,种种因素叠加影响下,预计未来CPI可能会有所回升,后续有必要对通胀压力保持警惕。

  PPI环比和同比继续回落

  董莉娟表示,从环比看,5月份PPI上涨0.1%,涨幅比4月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回落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另一方面,随着各地安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多措并举保障煤炭供应,强化市场预期管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涨2.5%转为下降1.1%,煤炭加工价格上涨0.7%,涨幅回落8.6个百分点。同时,受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0.5%。另外,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上涨0.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上涨0.8%。

  从同比看,5月份PPI上涨6.4%,涨幅比4月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1%,涨幅回落2.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2%,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接受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7个,与4月相同。

  “5月份PPI同比环比涨幅继续回落,反映出生产资料价格拐点将近。”付一夫表示,PPI同比涨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效应,不过总体表现依然较强。目前在俄乌冲突持续影响下,能源供给格局依然充满不确定性,致使中国面临着输入性通胀压力。从国内情况来看,伴随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扩大,这将对PPI形成一定支撑。“考虑到国内保供稳价措施与去年的高基数效应的共同作用,预计后续PPI同比继续快速下降的难度将有所加大。”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