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将至,本市公交、地铁将迎来明显的客流增长。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地铁动态匹配运力,并根据天气、列车满载率等因素,动态调整车厢温度。北京公交集团计划运营通游线路26条,既覆盖核心区、城六区,也辐射郊区热门景点。
应对暑期大客流,北京地铁重点加强热门景点、商圈周边线路运力投放,做好“七站两场”接驳线路夜间延时运营保障准备。天安门地区、什刹海地区、奥林匹克公园、环球度假区等热门景区,以及交通枢纽、商圈、演出场馆等旅游客流集中车站,持续优化“一站一方案”,加强进出站闸机群、票务服务区、自动扶梯等关键位置客流监测与疏导。
暑运期间,京港地铁在与火车站接驳的地铁站,及时根据到达客流情况加开临客及延长运营。4号线北京南站与16号线丰台站推出“随身向导”、行李车、便民百宝箱及“举牌导航”服务,提升乘客出行便利性。此外,在14号线丽泽商务区站及大望路站等17座车站,设置便民指路卡;在工人体育场站等13座车站设置翻译机,满足乘客多样化需求。
“车厢温度,在暑运期间也是关注的热点,同样的温度,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热。”北京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地铁公司所辖各线(除首都机场线外)全面开启“双温车厢”模式,强冷车厢和弱冷车厢温度设置相差大约2℃,乘客可根据需求选择。另外,56座地面车站1041台风扇运营期间全部启动。德茂站、瀛海站、柳芳站、3号航站楼站4座地上车站在站台设置清凉候车室,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暑假期间,北京公交日均客运量预计将达493万人次。为此,中轴线、香山、颐和园、八达岭等景区周边的始发、途经线路,将根据客流变化情况灵活调配线路运力。途经长安街、天安门的1路、52路,重点对大客流站位比如天安门东、天安门西、东单、王府井、西单站做好客流监控,适当备车,根据客流需求及时加入运营。
服务中轴线的线路也加大了运力。途经神武门的58路、103路、109路、124路等线路除了加密线路间隔外,还增发区间车,提高运力。被称为“龙脊线路”的5路,将采取大小型车辆混配的方式运营,特别对线路中段前门、西板桥、德胜门一线加大运力。
暑假期间,北京公交集团计划运营通游线路共计26条,包括在核心区内运营通游线路10条,城六区及郊区共计运营通游线路16条。比如,大美中轴线观光巴士,采用新型仿古铛铛车,分为日游和夜游两种方式,游客可全面游览15处古都之脊的文化遗产;串联核心区景区的通游专线24路,可带着游客打卡鼓楼、什刹海、白塔寺景区;从宋家庄枢纽站发车的通游专线19路,一站直达北京野生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