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要闻 > 社会发展
北京拟设专项救助基金 困难家庭遇大病可先垫付

2017-02-15 09:31   来源:北京日报

  2月14日,北京市民政局召开2017年民政工作大会,本市2017年将全面实现救助对象精准识别,提升精准救助水平;研究建立救助专项基金,为困难家庭医治大病启动先期垫付机制。

  救助专项基金专门“救急难”

  “精准识别”能精准到什么程度?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比喻:“比如家里每月能吃几次肉,也可能成为一项标准。”

  今年市民政局将建立精准救助工作台账,全面实现救助对象精准识别、救助措施精准到位、救助流程精准高效等。本市将整合各类救助政策,如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逐渐形成“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主动发现、先行救助”的衔接机制。

  今年本市将研究建立救助专项基金,加大“救急难”工作。比如困难家庭在看病时需要垫付一些费用,有些家庭需要借钱垫付,压力很大。今年政府会启动先期垫付机制,更体贴地解决救助对象面临的急和难,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本市还将及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实现城乡特困供养标准统筹,适时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同时,修订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推动建立救助基金,提高快速响应能力,确保应保尽保。

  救助内容也将从单纯物质保障向心理辅导、社会融入、促进就业等领域拓展。

  为弃婴制定医疗康复政策

  今年市民政局将实行市属儿童福利机构改革和功能转型,打造残疾儿童康复示范中心,面向社会困境儿童及家庭提供短期托养、康复护理、技能培训等服务。

  “开门办院,就是要在做好机构内老人、残疾人、孤残儿童托底保障基础上,逐步向全社会提供‘养、护、康、教’的福利服务。”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儿童福利院实现开门办院后,周边的困境儿童都可以来这里享受康复训练、上课培训等专业服务。

  本市还将开展全市困境儿童信息采集登记建档工作。制定孤儿弃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医疗康复专项政策。制定“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的拓展实施方案。制定儿童家庭寄养评估工作规范。实施“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关爱帮扶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

  民政部门今年还将委托第三方开展家庭寄养和收养家庭评估。引入慈善组织和社工机构等第三方力量,提供儿童福利服务。

  60岁至64岁老人可领养老卡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313.3万人,今年将聚焦居家养老,针对居家老年人用餐、医疗、护理、日间照料、紧急救援等需求,加密养老服务设施,让居家老人就近获得服务。

  今年,本市将为60至64周岁老年人发放“北京通—养老助残卡”,预计涉及人群100万人左右。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就近到北京农商银行申请。

  全市今年将支持各区建设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不少于200个城区和农村地区养老服务驿站,增强照料中心和驿站的居家辐射能力,打造居家养老“总服务台”。让基本养老服务形成闭环,重点关注经济困难、失能失智失独、高龄独居等困难老年人,加强评估体系建设,精准掌握需求。对高龄能自理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拓展优待内容;对家庭能照料的老人,提供护理补贴,进行技能培训;对独居的老人,定期开展巡视探访;对经济困难的老人,提供居家或入住机构补贴;失能老人优先入住福利机构。

  农村养老则以“本乡本土”为原则,鼓励村集体、村民整合利用农村闲置设施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探索集中照料、互助养老等方式,实现农村养老不出村、不出乡。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