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要闻 > 居民生活
北京:新学期小学一年级增设科学课

2017-08-13 15:29   来源:北京晚报

  根据教育部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也就是说,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本市小学一年级将开始增设科学课。

  据史家小学学生发展中心人文科技部主任郭志滨介绍,按照国家课程的设置,以往三至六年级才开始设置科学课;新课标要求新增一、二年级的科学课。与之前的课标相比,新修订的课标新增了“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相关内容,“以前这个领域的内容一般是在初、高中阶段才开始涉及,把这部分内容纳入到小学阶段,可能更多地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此外,新课标中增加了环境与社会责任担当的内容呈现。郭志滨表示,过去的科学课主要聚焦自然知识、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等内容,新课标更加注重引发孩子的思考,比如通过设置科技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伦理、对环境的影响等议题,引发孩子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针对此次调整,郭志滨介绍,目前史家小学已经储备了相关的老师,在落实新课标的基础上,也更好地实现一、二年级与三至六年级课程的衔接。

  按照教育部规定,各编写出版单位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现行小学科学教材进行了修订,并增编一、二年级教材;审定通过的增编教材从2017年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三至六年级使用现行教材。记者注意到,审定通过的增编教材包括河北人民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8个出版社的版本,各区教委可按照需求自由选择,不同教材在内容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向主题式活动倾斜。

  比如,今年东城区选择了湘版教材。据东城区科学教研员路虹剑介绍,从新的一年级教材的内容含量上来说,“比较少、比较浅”。在内容设置上,不像以往三至六年级那样强化探究模式并构建概念,而是更多地让孩子们在生活化和趣味化的活动中去观察、描述,从而感知科学构建科学概念,“比如让孩子观察和描述西瓜,看似内容不多,但是能充分让孩子自主活动,活动中突出观察能力,给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同时,照顾到低年级学生特点,该版本一年级教科书及学生活动手册注重情景引入和贴近生活,用大量的真实图片和活泼的卡通漫画,配以必要的文字,使学生易读爱读。

  开学前,本市将对科学教师进行相关培训。路虹剑认为,对于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师来说,理念的转变很重要;另外,教学时还应充分考虑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式上进行相应调整。(记者牛伟坤)

  相关新闻

  中国数学教材将现身英国课堂

  中国数学教材将现身英国课堂!近日,这则来自《纽约时报》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不少网友从这一消息得到了极大振奋,“中国数学拯救世界”、“我怕英国的老师都不会”、“可能老师得先学一遍”……还有的网友戏谑,“三年高考五年模拟是不是也来一套英文版?”

  这篇题为《为提高数学成绩 英国引入中国教材》的报道,援引堪萨斯大学教育学教授赵勇的观点,“很长时间以来,亚洲人一直从西方教育系统中汲取经验,突然间,事情发生了逆转。”

  记者了解到,文中所提到的教材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所属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小学数学教材。昨天记者采访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关工作人员获悉,今年3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与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在伦敦书展上举行了签约仪式。世纪出版集团授权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出版上海一至六年级数学教材英文版,包括课本、课本练习册和教学参考书,共计36个品种,英国部分小学将从今年秋季新学年起使用这批教材。这套教材已被英国卓越数学教学中心列为范本教材,供师生学习。英国出版方将这套数学教材命名为“Real Shanghai Maths”(《真实上海数学》),并将组织专门的团队,负责上海小学数学教材项目在英国的推广。目前该教材已处于审核阶段,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将实现上海和英国部分地区的小学生同步使用修订后的教材,这也是我国中小学教材第一次成系统、大规模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

  那么,这是否说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要略胜一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首先澄清,英国的“教材”跟我国的“教材”不是同一个概念,一般由出版社和专业组织引进,由学校决定是否选用。引进我国数学教材,与不少英国学校招聘中国教师的做法有一定的相关性。他表示,我国的数学教材有机会出现在外国的课堂上,说明我国的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并不一定说明我国教材比他国教材更好。在储朝晖看来,我国的数学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过于以知识为导向、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生活脱离,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