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要闻 > 宏观经济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前7月同比增逾六成

2016-08-18 09:44   来源:南方日报

  8月17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1月-7月,我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达6732.4亿元,同比增长61.8%,对外投资额已超利用外资额,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其中,我国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及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双向投资增长迅猛。

  专家提醒,作为对外投资大国,中国要警惕投资保护主义,注意经营风险的防控,提高国际管理水平,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另外,要注意投资同国内产业链对接,避免形成对外投资的“孤岛”。

  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潜力巨大

  “今年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对外投资额已超利用外资额,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在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对外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增速趋于稳定。

  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7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46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额6732.4亿元,同比增长61.8%。截至7月底,我国累计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3万亿元。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白明表示,看待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更准确来说要看累计数据、同比数据、环比数据以及历年来的总趋势。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增长潜力巨大。数据显示,自倡议提出至今年7月,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累计已达511亿美元,占同期我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

  同期,我国与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25万份,累计合同额2790亿美元;我国企业在相关国家建设的经贸合作区达52个,累计投资156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9亿美元的税收和近7万个就业岗位。

  另外,服务外包也成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作的重点区域。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并购依然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并出现多起大型并购项目。1—7月,我国企业共实施海外并购项目459个,涉及63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及制造业等15个行业,实际交易金额543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52.8%。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1-7月并购实际交易金额已超过2015年全年总额,实际并购金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达12个,主要有收购巴西朱比亚水电站和伊利亚水电站30年经营权等。

  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增幅可观

  除“一带一路”沿线外,我国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增长也十分迅速。数据显示,1—7月,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和日本7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750.9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3.1%。其中,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投资流量增长迅速,增幅分别达到210%、200.6%和74.3%。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我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投资热情高涨,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增幅也相当可观。数据显示,1-7月,美国、英国、德国对外实际投入外资增长迅猛,增幅分别为129.8%、96.8%和96.6%,增长较快的主要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制造业等行业。

  “我国与发达国家双向投资热情高涨,说明我国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能够跟发达国家互补。”白明表示,在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部分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也有资金和实力去国际市场进行并购、投资,实现更高层次、更大程度的发展。

  白明表示,在发达国家,一些高科技产业发展较早,可能遇到一些问题,恰好可以同中国进行互补。“比如今年最大的两笔并购,海尔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部门、美的并购德国库卡,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当地市场,利用当地的管理团队,延续国内企业的产业链,为家电行业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也有助于企业从传统家电向智慧家电升级。”

  白明同时提醒,作为对外投资大国,今后要警惕投资保护主义,注意经营风险的防控,提高国际管理水平,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另外,要注意投资同国内产业链对接,避免形成对外投资的“孤岛”;熟悉当地商业环境、法律法规、当地的银行信用、各种限制措施等商业因素。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