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产业发展

同心聚力提升石化产业“含智量”“含金量”

2025-07-17 08:38 来源:天津日报

  “即将实施的《天津市石化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将简化审批流程,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中试平台,让实验室技术更快走向生产线。”

  “市科技局近期面向我市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等20余家科研机构集中征集并梳理出104项石化领域待转化技术成果,现已印刷成册,供大家对接。”

  “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创新主体提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五大产业领域专利预审服务,五大产业领域中与化工相关的专业均可享受专利预审服务,从而使专利许可审查周期从原先的2至3年缩短至半年左右。”

  ……

  昨天,在天开高教科创园召开的“2025年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对接活动启动仪式暨政策发布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纷纷向到会的石化化工企业家们宣讲政策。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与企业家们齐聚一堂,100余位到会嘉宾围绕石化产业创新与发展、合作与共赢展开深入交流、对接探讨。

  天津石化产业历经百年积淀,已形成油气开采、炼油、基础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的完整体系。2024年,天津绿色石化产业实现产值近45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增加值增速实现5.8%;完成投资超过650亿元,占到全市工业投资的四成以上,是全市工业经济的“压舱石”。作为我市重点打造的12条产业链之一,绿色石化产业链共有规上企业639家,重点企业29家。

  会上,天津大学、中石化天津分公司、中科院化学所分别从技术研发、产业链协同、成果转化等维度分享经验;天开园孵化企业代表长河测控、宝丽美科技展示了智能流量计、AI维检等数字化转型技术。石化化工企业向嘉宾们发布了45项重点研发需求清单,涉及高性能材料、电子与半导体材料、健康与安全材料等六大领域、17个方向,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创新主体则发布技术成果转化需求清单。

  校企在这里握手,供需在这里对接。活动中,南开大学与利安隆公司、天津大学与中矿资源公司等6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新材料研发、节能降碳技术替代等多个领域,院校、机构、企业携手攻坚技术卡点、难题,进一步扩大了我市石化化工领域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启动仪式标志着我市石化化工产业系列对接活动全面展开,后续我市将通过专题研讨、技术路演等形式,持续开展“进园区、进企业、进平台”系列专场对接。“天津将以‘善作善成’的担当,在石化产业龙头企业提质、支柱产业升级、创新企业壮大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速形成‘创新—转化—产业化’良性循环,全力支持石化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升石化产业的‘含新量’‘含绿量’‘含智量’和‘含金量’,把石化产业做大做强做精,为全国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天津力量。”出席活动的相关负责人称。

京ICP备0800393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625号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