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城市建设

漷县健康小镇的百亿冲刺

2025-10-27 08:30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从甘李药业到中关村通州创新医学转化产业园,从北大人民医院到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东南的凉水河畔,正崛起一座医药健康产业高地。

  记者近日从通州区漷县镇了解到,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现已集聚上市企业4家、专精特新企业19家、高新技术企业45家,今年医药健康产业产值预计可达60亿元,明年将力争突破百亿,打造集研发创新、成果转化、智能制造和应用推广于一体的京津冀医药健康产业高地。

  集体建设用地开工重大项目

  今年8月,总投资1.2亿元的东方联合医疗健康项目在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破土动工,将打造集医用气体生产、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投产后年产值预计突破3亿元,为千余家医疗机构及数十万家庭提供气体保障,填补区域医用物资保障产业链关键缺口。

  与其他产业项目不同,东方联合医疗健康项目是副中心首宗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落地的医药产业标杆项目。去年8月,漷县镇与北京东方医用气体有限公司签署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监管协议和出让合同,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交。从签约到开工,项目仅用时一年,实现了亮眼的“漷县加速度”。

  “集体用地开发流程复杂,但是在漷县镇工作专班推动下,我们顺利拿到用地手续,实现‘拿地即开工’,大大加速了项目建设进度,为企业扩容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东方联合医疗健康项目负责人说。

  为保障项目快速落地,漷县镇不仅创新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机制,还联合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提前完成土地平整、管线配套,将“生地”变“熟地”,同时开通双轮服务通道,既协调医疗资源对接需求,又优化产业审批流程,大大缩短审批时限,节约了企业的办事成本。

  副中心顶层设计把关定向

  东方联合医疗健康项目是漷县镇有效盘活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扩展集体产业用地医疗健康用途的有益尝试,也是近年来漷县镇医药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从通州区传统的农业乡镇,漷县何以跃升为医药健康的产业高地?这背后,离不开通州区升级副中心带来的转型发展新机遇。

  过去,漷县镇是北京东南区域重要的“菜篮子”“果盘子”,以种植粮食作物、瓜果蔬菜为主,属于典型的农业乡镇。2016年,通州区升级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转型升级的东风吹过漷县,为小镇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

  漷县镇镇长郝红芬介绍,在明确医药健康产业特色以前,漷县镇已经集聚了甘李药业、春立正达等重点企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2016年—2035年》出台后,则是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漷县镇文化健康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并进一步规划布局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卫生职业学院、通州随园养老院等,进一步加速产业集聚效应。这些前瞻谋划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为漷县高质量转型发展做好了顶层设计。

  “特别是去年发布的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从产业布局、产业体系、重点举措等方面明确了漷县镇未来发展路径。”郝红芬介绍。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漷县镇基本建成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为支撑、医研产协同发展的医药健康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形成“一核四区三园”产业空间布局,建成北京市乃至全国领先的“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谷”。

  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主任高炳仰表示,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与实施,为漷县乃至北京市的医药健康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漷县未来将成为全国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高地,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兑现政策资金超3000万元

  在产业规划和政策引领带动下,一批优质企业在漷县镇落户发展。作为地区龙头企业,甘李药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其自主开发的6款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在中国糖尿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2020年,甘李药业在上交所完成上市,2024年企业的胰岛素生产智能工厂成为副中心首家北京市智能工厂。

  甘李药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近年来销售额逐年递增,2024年营收达到30.45亿元,自主研发的胰岛素正逐步实现同类产品国产替代。在发展过程中,企业享受到了通州区、漷县镇在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市级绿色工厂申报等方面的支持,以及研发阶段的政策性补助等,为企业研发生产销售提供了良好保障。

  在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甘李药业等优质医疗资源和龙头企业带动下,漷县镇产业集聚效应越发显著。今年以来,漷县新引进医药健康企业50余家,全镇专精特新企业达1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5家。其中,春立正达获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先进级智能工厂等资质荣誉;甘李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北京市先进级智能工厂等资质荣誉,重点企业带动效应不断放大,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

  今年上半年,漷县镇还积极协助兑现副中心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政策资金超3000万元,支持企业研发攻关,补贴医疗机构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

  作为一家生产高端智能假肢产品的德资公司,奥托博克就被漷县的产业布局和营商环境所吸引,在经过反复考察与调研后,企业于2024年7月迁入中关村通州创新医学转化产业园。

  “我们看中的是这里有世界顶级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奥托博克通州工厂厂长褚建民说,“在落地过程中,政府和园区的服务也是无微不至,在选址、环保测评、技术支持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大帮助,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生产。目前企业营收每年稳定增长,计划接下来继续在园区内扩大生产规模。”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明年9月开学

  相较其他医药产业集聚区,漷县镇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注重利用区域资源,打造“医、教、研、养、康”相融合的全产业生态体系。在集聚区北侧,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新校区现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饰装修,预计将于2026年9月投入使用,并将新增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和护理(老年护理方向)专业。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校区占地面积约28.08万平方米,建设规模约25.02万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报告厅、学生宿舍、室内体育用房、食堂、后勤及附属用房等。学校建成开学后,将联合多家头部医疗机构与产业主体,共建产教联合体,打通从人才培养、科研孵化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进一步激发漷县镇医药健康产业活力。

  校城融合的同时,漷县镇还不断加速产城融合,依托北大人民医院、潞河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推动甘李药业、福元医药等企业开展创新药临床试验,形成“医疗场景—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的协同机制;建设公共实验室、大动物实验平台、共享设施平台等关键载体,完善临床研究、实验验证等共性环节支撑体系;构建医产协同创新中心与北大医产协同创新基地双平台,推动医企研高频互动。漷县镇通过构建完整的医药健康产业生态体系,努力打造成北京市乃至全国领先的“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谷”。

京ICP备0800393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625号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