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要闻 > 城市建设
发改委:我国铁路规划首提建“高速铁路网”

2016-07-21 09: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国家发改委昨日(20日)对外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2030年基本实现省会高铁联通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2008年曾修订。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提前实现原规划目标。

  此次发布的《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启动修编计划,2016年6月29日经国常会审议通过,7月13日印发,规划期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

  《规划》设计了2020年、2025年、2030年三个阶段的目标。其中:到2020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展望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规划》提出建设高速铁路网、普速铁路网“两张网”。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司长费志荣介绍,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全国铁路网全面连接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铁路网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至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至2小时交通圈。

  贯通特大城市高铁时速可达350公里

  《规划》提出,在原规划“四纵四横”主骨架基础上,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费志荣表示,这是我国首次在规划中提出建设“高速铁路网”。

  《规划》还明确划分了高速铁路网建设标准,提出高速铁路主通道规划新增项目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地形地质及气候条件复杂困难地区可以适当降低),其中沿线人口城镇稠密、经济比较发达、贯通特大城市的铁路可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区域铁路连接线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下标准。城际铁路原则采用时速200公里及以下标准。

  近年来,关于中国高铁恢复至350公里最高时速的呼声越来越多。6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也曾向铁路专家询问:中国高铁是否有条件全面恢复时速350公里的运行速度?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从现行300公里时速恢复到350公里时速,50公里的时速提升,将使运营成本上涨三分之一左右。

  京台铁路在2008年就进入规划

  在“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八纵”通道为: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为: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京港(台)通道。今年3月,“十三五”纲要发布时,京台高铁曾引发广泛关注。《规划》披露,京港(台)通道为北京-衡水-菏泽-商丘-阜阳-合肥(黄冈)-九江-南昌-赣州-深圳-香港(九龙)高速铁路;另一支线为合肥-福州-台北高速铁路。费志荣昨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早在2008年的铁路网规划中已规划到台北的通道,这次沿用原规划,但将其调整至高速铁路网主通道。

  延伸

  铁路选线将尽可能避免自然灾害

  昨日有记者提问,近期暴雨对铁路出行造成影响,铁路规划中是否有考虑极端天气影响?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司长费志荣回应称,铁路选线将尽可能避免受到一些大的自然灾害影响。

  费志荣表示,这次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更多的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布局,同时也从自然、地理条件的角度进行统筹研究,明确了宏观布局走向。但是具体的建设中,线路具体走向应避开一些敏感的地质灾害和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要进行详细的勘察设计。根据地理条件、自然条件来选线,尽可能避免受到一些大的自然灾害影响。

  他指出,考虑洪水、山洪泥石流甚至地震灾害等大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对交通建设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项目的前期工作中,有关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也包括项目业主单位,都会很好地研究这些问题。

  费志荣说,中国国家那么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非常艰苦,也很难完全规避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但要把这些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所以,扎扎实实地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绝不能为了图一时之快,而影响今后基础设施的长远效益的发挥。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