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要闻 > 城市建设
本市50个重点村建设完成 13个城中村实现农转非

2012-03-05 09:27   来源:京华时报

  历时两年,北京50个重点村旧村拆除工作已基本完成。北京市委常委牛有成2日在城乡接合部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上介绍,在50个重点村建设工作中,共拆除面积2530万平方米。这50个村全部启动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已有37个完成。整建制农转居工作也已启动,13个村已经实现。同时,本市还制定了集体产业发展意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移就业、社区建设、绿地回建等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当中。

  共13个村整体实现农转居

  牛有成在会上介绍,50个重点村旧村拆除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拆除面积2530万平方米,其中拆除住宅产权院37590个,面积1290万平方米,拆除非住宅单位4337个,面积1240万平方米。

  旧村拆除后的农民安置工作一直备受关注,牛有成称,回迁安置楼正在按照动迁后两年时间回迁目标加紧施工,已建成114.1万平方米,在施511.8万平方米,7个村实现回迁。

  此外,50个村全部启动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已有37个完成,量化总资产73.3亿元,人均股权11.4万元。整建制农转居工作已启动,13个村已经实现。

  50个村还专门制定了集体产业发展意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移就业、社区建设、绿地回建等工作都在稳步推进当中。

  征求意见赞成票最低90%

  为什么要改造50个重点村?牛有成介绍说,50个重点村聚集了120多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1.4万,流动人口超过100万。生活在这些村的群众,忧虑不断恶化的社会秩序,担心隐患重重的房屋安全,希望改变脏乱差的生存环境,“要想解除群众的忧患,去掉群众的担心,根本的出路是推进接合部地区的城市化。”

  他介绍,在50个重点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过程中,村民们以最低90%、最高100%的赞成票选择实施改造。市委市政府建设50个重点村,是为了调整现有规划,培育新的产业,建设新的社区,让农民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改造后的村庄,农民的生活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牛有成表示,在85.3平方公里范围内,相关部门本着集约、节约的原则,拆迁整理出45平方公里土地,其中13平方公里作为硬性指标还建绿地,为环境宜居做出了突出贡献。

  超转人员人均住房50平米

  牛有成介绍,市政府为改造建设50个重点村,积极探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做好群众工作,让群众逐步理解并支持这项工作。

  据介绍,重点村建设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法律赋予的财产权,让农民有合理的财产补偿。以超转人员为例,有人均50平方米的住房,有人均25万元左右的拆迁补偿款,每月能领到1200多元的保障金,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80%以上,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每年还有股东分红。

  重点村建设还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提前实现了城市化。牛有成表示,重点村经济发展方式也将得到转变。重点村区位优越,大部分与产业园区比邻。通过调、拆,腾退出来的土地,将与城市功能规划相衔接,与周边高端产业功能区相配套,形成物流商贸、健康休闲、文化创意全新业态,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高端产业。

  此外,重点村经济发展将着眼于农民充分就业,通过政策集成,集体土地“自征自用”,征地安置、定向出让等方式,留出空间保障农民就业;着眼于群众共同富裕,组织化的就业管理、系统化的就业服务、定单式的就业培训、多渠道的就业安置,让群众找到适合的岗位。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