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要闻 > 产业发展
-->
斩断“假非遗”产业链

2025-04-29 14:45   来源:河北日报

  近日,一款名为“苗古金贴”的产品在电商平台热销,其宣称由非遗传承人研发,拥有千年秘方,能治疗多种顽疾。然而,这名“非遗传承人”竟是AI生成的虚拟人物,相关证书也是一家商业机构炮制的假货。

  近年来,“假非遗”骗局屡屡出现,且形成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就像上述事件,不仅有AI生成的照片、伪造的机构认证,还有编造的人物履历,颇具迷惑性,让一般人难辨真假。遏制这股歪风,不能满足于个案查处,而应从源头斩断这条灰色产业链。

  “假非遗”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造假收益高、风险低。斩断这条利益链,需要相关各方协同发力,提高造假者的违法成本。有关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对非遗相关商业宣传划出清晰底线、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要严查违规发放证书的商业机构,遏制虚假证书泛滥势头。电商平台要切实履行好管理责任,对人物肖像、资质证书等宣传素材进行严格审核,并依据精准的算法核验,有效识别这些宣传内容的真假。要对非遗、祖传秘方等关键词设置更高的审核门槛,防止一些人“钻空子”“打擦边球”。

  多方协力、共同打假,让“假非遗”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无处遁形,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