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要闻 > 产业发展
-->
1小时内可通关!北京罕见病药进口规模突破百亿元

2025-04-28 09:48   来源:北京日报

  4月27日,记者从北京海关获悉,自2018年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公布以来,北京进口罕见病药品规模突破百亿元关口,连续4年实现增长。今年一季度,北京罕见病药进口规模在全国占比进一步提升至六成以上。

  保障罕见病药品通关是一项民生工程,罕见病因发病率极低且病因复杂,患者往往面临无药可医的困境,而进口特效药则成了许多人延续生命的希望。当前,北京海关通过“保税备药”“7×24小时”通关等举措,实现了药品“零延时”验放,使患者能在黄金治疗期内获得救治。“这些举措破解了罕见病药物‘进不来’‘用不上’的难题,累计治疗近百万患者。”北京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

  其中,“保税备货”的通关措施就大大促进了“人等药”向“药等人”的转变。记者了解到,通过该措施,药品进口商无需一次性全量进口药品,而是提前将适量药品备货至综合保税区罕见病药品专区,这样能大幅降低因市场需求波动带来的药品近效和报损风险,不仅能够缓解货款和进口税款压力,还极大缩短了药品从进口到患者手中的时间。

  如今,天竺综合保税区正探索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进口模式,天竺海关成立起罕见病药品通关保障专班,能够确保药品通关时长在1小时以内,将罕见病药品查验放行时间压缩至“分钟级”,通关效能提高70%以上,当天即可满足医疗机构用药需求。

  以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品种“伏索利肽”为例,它是一款治疗“儿童软骨发育不全”病症的罕见病药。北京儿童医院作为罕见病药品试点医疗机构,已为来自北京、吉林、安徽、四川、陕西、上海、江苏等7个省份10个城市19位患者开具处方。2024年全年累计用药量达1405支,销售额达670万元。

  如今,通过天竺海关推出的电子智能卡口应用,罕见病药品进口可以实现8小时从机场口岸到港,再从天竺综保区出区、交付患儿手中。

  这也让境外企业看到了北京从进口到用药的全流程便利性和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包括伏索利肽在内的罕见病药品已正式启动在中国注册的前期工作。

  “去年,我们就和罕见病药品境外供应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对外事业部总经理胡晓霞说,该公司目前已对接洽谈境外50余家创新药企业,其中3家已经完成合同协议签订,6家达成合作意向,新签约的境外供应商数量显著增加,涉及产品数量和医疗机构提交的产品需求大幅提升,为北京市罕见病药品保障提供了稳定的供应链,也将进一步加速全球创新药品进入中国市场的进程,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