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京津冀三地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在北京举办“药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记者从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预计到2026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达1.25万亿元。
医药健康产业是助推北京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有13个创新药及70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其中,今年有14个药品被纳入国家药监局优先审评与突破性治疗品种,7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4个二类创新医疗器械、11个人工智能产品获批上市,创新产品数量、研发活力均居全国前列。预计到2026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25万亿元,新增获批上市创新药10个、创新医疗器械30个。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曹巍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医药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三地整合产业资源要素,不断增强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着力构建安全可靠、完整顺畅的产业生态体系。2023年,三地医药健康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4198亿元,占全国的14.2%,其中北京1977亿元、天津974亿元、河北1247亿元。近三年,三地获批创新药13个,占全国的16.9%,其中北京8个、天津2个、河北3个。累计获批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75个,占全国的26%,仅北京就获批70个。在药品监管能力提升方面,三地先后签署合作协议7个,联合印发工作文件14个,通过推动监管标准统一、监管政策互通、监管结果互认、监管力量互补、监管资源共享、监管成效互促,全力推进三地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