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作为关联度较高、融合性较强的产业,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从实际看,我省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着高端人才短缺、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要立足实际,构建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造就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强化政策支持,打造文旅人才队伍
发展文旅产业,人才是第一要素。要顺应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需求,优化政策支持,积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文旅人才队伍。一是把文旅人才培养置于优先地位。通过实施文化和旅游人才工程,重点培育文旅专家、高水平领军人才及优秀青年骨干。同时,加强对本土高层次人才的扶持,推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智库向高端化发展,围绕产业关键领域培育复合型人才。二是确保文旅人才发展政策稳定。对标先进地区,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人力资源保障水平,为文旅教育和研究提供持续稳定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增加对文旅人才的资金投入和科研资助,确保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三是完善文旅人才发展保障机制。着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综合考虑并制定相关保障措施,激发人才活力,让更多优秀人才为文旅产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利用区位优势,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京津冀区域内的紧密协作有助于形成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与互补。要深化京津冀区域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人才发展网络。一是发挥地缘优势。通过与北京、天津等地方的文旅单位、企业合作,建立跨地区的合作伙伴关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文旅产业。二是整合资源优势。创新文旅人才培育方式,如建设名家工作室、创新工坊与实验室等,实现文旅人才资源的深度开发。三是深化区域合作。围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开展面向京津冀的“订单式”人才服务,完善文旅人才流动机制,推动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创新体制机制,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关键。要实施精准化人才引进策略,创新人才使用与评价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为文旅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深入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结构,制定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人才引进计划。注重发挥用人单位引才的主体作用,引进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潜力的人才。二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构建以绩效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畅通从业人员职称评审渠道,为优秀人才提供合理的回报和职业发展机会。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探索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注重实践成效的激励机制,引导优秀人才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