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功能区域 > 城市副中心
-->
通州区为北京中轴线以东贡献第一家“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

2024-04-23 09:56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活力通州,近悦远来。上周末,在2024大运河“开漕节”上,北京(通州)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正式揭牌。历经5年建设,通州区第一家也是北京中轴线以东第一家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正式与游客见面。

  2018年,通州区正式启动5A级景区的创建,41家单位支持创建。今年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确定21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公告》,正式公布北京(通州)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通过验收。

  活力之城

  大运河畔碧波荡漾,万里长城巍峨雄踞,青翠西山湖光塔影,三条文化带承载了古都的“城市之魂”。悠悠运河水,千载流不息。“漂来的北京城”积淀着深厚的运河文化。这座昔日的京畿首驿、漕运重镇,已成为运河文化的“活化石”,北京文旅的金名片。

  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起五河交汇处源头岛,南至甘棠大桥,全长12.1公里,以大运河为轴线,覆盖河道两岸的生态绿化带,囊括7.23平方公里,包括2.56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沿线串起散落岸边的颗颗“明珠”。丰富的历史遗产使大运河成为一条历史之河,文旅商体活动又为自然之景增添了烟火气息。配套完善的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将为游客带来完全不同于普通公园的特别体验,以充分感受这座活力之城的古今魅力、文化底蕴。

  “创建国家5A级景区,有助于提升景区及所在地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副中心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景区管理中心主任于东亮说。2018年,通州区正式启动5A级景区创建,梳理运河文脉,整合沿线资源,将运河岸边的历史、文旅资源纳入整体规划统筹发展。

  5年来,通州区对标文旅部《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从基础硬件、文化挖掘、生态质量三个类别,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八个方面,对景区持续开展整体提升改造,塑造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前后共有41家单位支持创建,核心文物得以保护利用,文旅体验不断,服务品质提级,大运河城市段活力跃升。

  如今,景区南区,大运河森林公园绿野葱茏,观鸟露营拥清风入怀;中区运河奥体公园、生态公园,运动休闲荷尔蒙正浓;北区尤为运河文化集聚区,通州燃灯佛舍利塔自古就以“古塔凌云”通州八景之一而令人称道,与大光楼形成“西有塔影东有楼”的组合。区文旅局对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开展改造提升,全面修缮文物古迹,整体美化园林设计,实施夜间景观提升,再现“一枝塔影认通州”的千年盛景。各片区从不同风光、主题和特色角度分别集中展示不同亮点,体现了景区丰富的旅游潜力和兼容并包的文化气质。

  文化挖掘

  与传统的封闭式公园景区不同,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不封闭、不售门票,而是以运河为轴,沿线串联起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运河商务区、大运河森林公园、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等多个公园景点,长距离、大面积的水岸绿道更成为沿线亲水长廊。

  修旧挖新,融粹存精,谈何容易。既然叫“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为达到“形散神聚”的效果,这里对标文旅部《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评定与划分》的国家标准,深度开展文化挖掘,使之成为景区三大主要任务之一。

  从历史文化到自然人文,文化挖掘千头万绪,从哪里入手好?“我们从梳理文化基因图谱开始,明确了通州大运河的文化基因,继而确定了八大体系IP。”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魏昀赟说。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张野就是开发团队成员之一。此前,他的团队曾为北京动物园和皇家园林圆明园绘制基因图谱。“圆明园的大多数文创产品和北京动物园火出圈的动物形象,均来自于基因图谱。绘制文化基因图谱可以破解区域大运河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密码’。”张野说。

  开发团队深入景区观察和调研,了解历史和文化,为景区文创开发搭建了顶层的设计框架。基因图谱涵盖植物、鸟类、桥梁、建筑文物、景区标识、地图图标、通州八景及文创地图八大谱系。景区中有代表性的动植物,如国槐、芦苇、荷花和各种鸟类,为人熟知的地标性古建,如燃灯塔,新晋网红打卡地千荷泻露桥,还有见证副中心这座“千年之城”拉开城市框架的大光楼、观景台等,都在图谱里占有一席之地,基础图标多达1000个。

  “图谱绘制的最大价值在于应用,尤其是文创产品开发,更易产生市场价值。”张野说。从景区文化基因图谱体系搭建和文创产品开发,到第一批成果亮相,开发团队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以运河八景、军粮经纪密符扇、《潞河督运图》、动植物为蓝本设计出的景区标志性特色文创,经历了数次打样、推翻、重建。经过不断调整设计材质和工艺,紧盯工厂生产工期,首批成系列43类文创产品实现量产。

  后劲儿更足。围绕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和动植物IP全品类文创开发,团队创出新品牌“运河有礼”系列文创产品120余款,设计完成景区全套VI基础要素系统及33项应用规范,建成明伦堂、森林公园文创商店等文创体验空间,引进了36户文创展卖场景。

  “从历史文化到自然人文,从产品设计到制造节日,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和继承。深度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将产品所蕴含的大运河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为景区可持续运营‘造血’,不断为副中心文化建设添新亮点。”魏昀赟说。

  智慧赋能

  智慧化是创建5A级景区的一项重要指标,这对一个面积比颐和园大两倍还多,沿水滨河近人尺度有着严格防范应急要求,且没有围墙的景区来说,技术攻关面临巨大挑战。

  按照创建5A级景区对客流量统计和游客管理的要求,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必须“化零为整”,统一运营、分区管控。且不说大量数据需要抓取,汇总分析后还要统一展示和管控。但北、中、南三个片区绵延12.1公里,相互之间并不连通,水岸线上监控点位也不具备网络走线条件。针对“病灶”,项目团队筛选多套“诊疗方案”,最终将视线聚焦在5G+MEC技术上,进行无线视频传输。

  “MEC是实现5G低延迟和提升带宽速率的关键技术之一。经测试和设备优化,请不同专家对组网方案进行论证,最终满足了实时快速回传视频这一要求。”区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王伟解释道。这一创新举措确保整个景区网络全覆盖,一招破解水岸线贴边地远程监控难题。

  5A级景区对游客的安全关照也有更为严苛的规定。“为此,我们打造了一套智能管理系统——AI哨兵。这项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智能算法自动识别游客是否靠近水域或进行违规钓鱼等危险行为,并联动广播音箱对应劝阻,在识别到劝阻无效后自动发送工单给管理人员现场处理。”王伟说。

  要知道,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扎实的“大数据”本底支撑。团队收集了景区内几千张视频图片,用作AI视觉分析算法的训练材料。可最初的算法模型在识别违规钓鱼事件方面的准确率仅有60%。为了提高识别率,团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不断调整和优化算法。经历无数次测试、分析和调整后,技术瓶颈终被突破,识别率提升至95%以上。现在,一旦系统识别出潜在安全风险,就会自动联动相关设备进行劝阻,管理团队也能够及时接收预警和干预。“这不仅标志着技术上的巨大进步,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提升了景区应急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智慧化管理极大提升。”王伟说。

  基建提升

  翻新、增补、打磨、刷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负责景区创建指导及标示牌等改造提升的办公室里和景区各处都是一片繁忙,导览图、尺寸图、排版内容贴了满墙,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和大运河森林公园两大片区指示牌全部换新。

  导视系统是景区的门面,作为5A级景区评定中几个显性关键评分项之一,占有较大比重。因此景区指示牌必须统一“上新”。从服务设施调研标记,到样式设计、材质筛选、内容收集、美编排版、多语翻译,更新持续了整整两年。

  “环环相扣,大家必须协同‘作战’。排版工作真的压力很大,内容是直接刻到板子上的,一旦出错材料全部作废,无法修复。所以我们排版十分谨慎,3万多字打印出纸质版,反复校对。”工作人员霍红蕾说。2022年末,3500余块指示牌完成排版、制作和安装,另设14处文化AR标识牌,游客可通过线下游览结合线上AR体验,在沿线的不同景点、遗址和文化遗产中,游览古今交汇的大运河。

  标识系统只是景区149个提升改造项目中的一个缩影,景区内的旅游交通布置、停车场、卫生间、游客中心、旅游购物场所、建筑环境……方方面面的硬件设施都得到了提升。

  “一环五区”是重点:道路、桥下空间断点被打通,25公里特色滨河游览环线从“虚线”变为“实线”。大光楼、1号码头、2号码头、漕运码头、柳荫码头五大片区整体提升,景观小品、文化地雕、服务设施被补齐。

  不起眼的角落也处处有“典故”。《通惠河漕运图》等记录通州风貌的古画元素经过提炼,镌刻进文化地雕与树池箅子,古通州胜景凌云古塔、千年流淌的运河水波低头可见;以运河旗杆为原型精心设计路灯造型,以定船石为灵感制作石栏杆,将官斛形制巧妙融入花钵设计;路旁的休息座椅增加水纹收边和文化浮雕,将“通州八景”等文化图样融入石材铺装……巧心妙趣的运河文化符号遍布景区,行走在大运河畔,仿佛画中游。

  古韵新貌

  5A级景区更有着严格的生态质量要求,水质、大气、噪音都得达标,就业管理规则和景区制度文件也要编制完善。前后有41家单位共同参与创建,在配合努力下,传统的文化名片如今更增时尚色彩。

  古韵新貌,反映在景区一砖一瓦、一步一景间。围绕大运河文化,景区形成3个文化篇章,39个文化景点。去年仲夏,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迎来高光时刻。文物古迹全面修缮,园林设计整体美化。借助夜间景观提升工程,千年古塔与周边运河商务区交相呼应。燃灯塔灯光秀常态化开启,中秋夜,古塔披上彩衣,XR科技灯光秀一举出圈儿。塔下汉服翩翩,游船宛若游龙,好不热闹。七孔桥和大光楼也重整面貌向市民开放预约。线下游览结合线上AR体验,打造出古今交汇的大运河。

  利用既有空间植入演艺新业态,景区营造了多元的文旅消费新场景。依托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展厅,拓展北运河非遗传习所空间,开展非遗通草花、非遗纸鸢、非遗茶艺、非遗古法制香、非遗木版年画、非遗花丝镶嵌、非遗皮影等作品展示、讲解及手工体验制作。设计推出南北两条“京骑大运河”骑行路线。设立主题邮局,在漕运码头、2号码头等地开展常态化市集,加强文化的体验感和沉浸感,让文化走出博物馆、走出平面载体,实现可听、可视、可感、可玩。

  运河穿城而过,奠定城市深厚底蕴,为做好滨河景观文章,景区推出长约12公里的大运河灯光秀,运河上8座桥梁被点亮,北运河大桥设置多媒体水幕秀,数字化再现“通州八景”。2号码头是体现大运河景区水上游览特色的核心区域,也是集运动、休闲、水上游览于一体的活力片区,拥有漕船桅杆顺风旗元素的滨水驿站和景区人流量最大的游船码头。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跨省通航后,开通“一短、一长、一夜航”三条特色游船线路,开发文创、曲艺主题游船和音乐游船,叠加文化和演艺要素,游客乘坐不同航线、不同主题的游船,可聆听更鲜活的运河故事。开航至今,已运营1万航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记者从区文旅局了解到,利用水资源优势和滨水机遇,景区还策划了马拉松、自行车赛事,以及飞盘、小轮车等潮流时尚体育活动,引入桨板、皮划艇、动力冲浪板等水上运动,是国家体育总局认定的国家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单位。景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本底也成为青少年森林、河流、动植物等自然教育课堂,并与下游森林科普教育基地联动,开展研学活动,激发滨水区域活力。

  有文化、有运动、聚人气,自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2024年,景区中区获评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5A级景区的创建更添烟火气息。景区利用既有设施,营造新潮的“日咖夜酒”新型餐饮体验,引入南门涮肉、莫菜坊、京杭苑等多家美食餐厅,激活水岸夜经济。新“夜”态带动周边商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为地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据统计,2023年景区游客量超568万人次,较2022年上涨53%。2023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万元,与往年最大值相比,涨幅高于10%。

  令人期待的是,作为大运河缤纷旅游带上的重要节点,通州还将打造“环球影城×大运河”国际消费体验区,全力推进文旅消费向全域消费、日间消费向全时消费、传统消费向新兴消费转变。

  此外,通州区已与津冀签订了《北运河开发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为跨区域文旅产业发展有关方面合作开发奠基,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引领京津冀旅游产业升级。

  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将继续以大运河历史文化为主题主线,促进景区历史文化的整合串联,谋划推出高质量文旅产品和文旅节庆活动,持续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运河”文化品牌,不断激发景区活力,助力文化底蕴厚、生态魅力高、特色联动强的国际消费体验区与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建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长安街以东30公里处,一艘文旅巨帆正在鸣笛纳客,风景这边独好。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