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功能区域 > 城市副中心
国际种业园区培育上百个新品种

2023-03-24 10:35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北京永盛园农业种植中心育苗日光温室。

  全国十粒种,一粒自北京。近年来,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育种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持续发挥创新主体地位,已培育上百个新品种。

  副中心产种子副中心用

  春风送暖,正是京郊大地一年里育种育苗的最佳时期。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的标准化种子检验室内,工作人员正用精密的检验仪器设备,将刚刚从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运回的种子进行测试、筛选,再播种到实验田。“我们通过对种子开展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数据检测工作,将筛选后的种子一部分播种在城市副中心测试点,其余的将发往全国130余个综合试验站(点)分别进行播种实验。”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北京德农是较早入驻种业园区的企业之一,致力于研究玉米杂交种子,是集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大型综合高新技术种子企业,曾先后荣获中国种业50强、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截至目前,公司共审(认)定玉米品种82个,其中国审玉米品种44个、省审品种38个,包括德单5号、德单123、德单1104、德科622、德单1403、硕秋702等主推玉米品种,审定其他经济类作物品种50余个,品种试验示范面积近万亩,累计推广玉米种植面积近4亿亩。

  种子种苗是根本,育种育苗更是关键。北京永盛园农业种植中心育苗日光温室里,生菜的种子从泥土里钻出,露出一片片绿色嫩芽。“我们是全市首家生菜专业育苗基地,目前基质搅拌、装盘、压穴、播种等各个育苗环节均已实现机械化,是全市蔬菜集约化育苗的代表基地之一。”中心占地500亩,分为南、北区,以生菜等叶类菜为主,实现了育苗、生产、配送的全产业链农业企业发展模式。中心种植的生菜,每年有6000吨直供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快餐龙头企业。中心每年育苗量达2000万株,自育自用的同时,也为周边小型农场及农户提供种苗服务。“这儿育出的苗子壮,不爱生病,我每年都来这里买。”漷县镇农户张先生说。

  育种达到分子水平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分子育种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育种中,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育种。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致力为入园单位提供高品质的共性技术服务,搭建了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包括分子育种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平台,这是北京市第一家获得中国合格种子质量检验机构(CASL)认证的第三方机构,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全球先进的检测设备529台(套),为400余家种业单位提供分子育种综合解决方案服务。

  2022年以来,园区进一步优化提升分子育种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正在进一步优化升级,扩展农产品质量检测范围,提升分子检测通量和效率。平台在初步建成玉米全基因组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正在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构建玉米智能设计育种技术体系,与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等达成合作,正在构建中国番茄品种指纹库;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等单位合作形成了作物育种快速加代服务平台(农作物育种加速器)建设方案,提供小麦、水稻、大豆、番茄等农作物品种/材料快速定向改良技术服务,实现育种代数一年4-6代,有效缩短育种周期2-3倍。

  近年来,园区通过平台应用服务,持续推动入园单位创新成果,帮助入园单位自主研发获得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111个、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136个,取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证书33项;从园区育出的京科968推广超过1亿亩,京农科728超过2000万亩;京胡36、京春娃阻击了跨国公司对国内蔬菜种业的垄断冲击,京秋3号已成为秋白菜育种的标杆品种;种业卡脖子技术持续突破,获得专利成果33项,软件著作权21个,重大科技技术4项,高质量助力北京打造“种业之都”。

  目前,园区正积极建设农作物育种加速器和生物育种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的关键共性技术服务体系。农作物育种加速器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将集“作物加代、基因型检测、表现型采集”于一体,实现各类作物在人工气候条件下的正常杂交授粉和快速繁育,并利用园区已有的高通量分子检测平台对快速繁育获得的育种材料进行精准、高效、全面的基因型检测,包括目的性状的前景标记检测,以及遗传背景检测分析,同时开展部分关键性状的表现型采集鉴定,实现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番茄等作物每年4-7代次的繁育,为育种单位提供育种材料的早代选择、育成品种个别性状的快速改良,以及生物育种性状的快速导入服务。建设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示范基地3000亩,为获得安全证书的生物育种性状转入提供场地,为高校院所和种业企业等提供生物育种品种中试展示、示范服务。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