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功能区域 > 城市副中心
曾经砂石大坑 今天花海片片

2019-09-24 16:00   来源:北京晚报

  从今天开始,位于西五环田村山南路北侧、占地1000亩的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正式对公众开放。每天早6时到晚8时,市民可免费在园内休闲散步。这是本市开放便民水利工程、与市民共享生态环境的新尝试。

  很多住在田村山南路附近的居民都知道,附近有一个用围栏拦起来的“大坑”。这个“大坑”就是西郊雨洪调蓄工程,主要功能是蓄滞周边洪水,回补地下水,改善地区生态环境,于2013年年底破土动工,2017年4月正式建成。

  今天上午,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正式开放,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前来凑热闹。居民刘女士住在建西苑小区,距离“大坑”的直线距离只有100多米,“自打2017年这里建好,看着栏杆里环境特别好,跟个公园似的,我们就想着要是能进来遛遛弯、活动活动那该多好,嘿,没想到还真开了。”

  说起这个“大坑”的历史,不少老居民打开了话匣子。“早些年这里乱得不成样子,多亏了这个蓄洪工程,让这块地方变好了。”市民李先生在附近住了几十年,他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砂石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开采,到了90年代中期,因为有地下水溢出,砂石坑停止开采,之后这里一度成了倒卸建筑渣土和生活废品的地方,垃圾遍地,沙土飞扬。

  然而,砂石坑的砂石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坑塘结构也利于雨水的蓄滞,再加上北京的防洪排水原则是“西蓄、东排、南北分洪”,西部地区的雨水会顺着地势往东流,砂石坑是一个天然蓄水池。于是,2013年年底,市水务局将砂石坑改造成为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工程建成后,可汇聚八大处沟、北八排沟、琅黄沟流域等27平方公里的雨洪,减轻下游河道的排水压力,确保中心城的防洪安全。与此同时,西郊雨洪调蓄工程还具有可控回补地下水,生态、景观、休闲等功能,很好地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西郊雨洪调蓄工程管理处工程科科长杨连生告诉记者,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应具备防洪蓄滞、回补地下水和生态环境效益,自2017年建成以来,园内一直在进行改造,例如增加流量监测、防护围栏等水利监测系统和设施,增设人脸识别门禁、摄像头等安防系统,设计并栽种绿化景观,安装公厕、垃圾桶等便民设施。经过了两年多的筹备,今天正式对公众开放。

  杨连生介绍,园内共有8个湖区、6块梯田花海等景观,绿化景观占整个园区面积的83%,近百品种的十万多株植物在园内将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象。园区共有5圈总计18公里的人行步道,中间还设置了12个下坡台阶方便市民行走。园区共开放了5个出入口供周边市民出入,每天有保安不定时巡逻。海淀区田村路街道办事处介绍,街道也将增加环卫和安保力量,在园区外围提供保障。然而,由于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是水利工程,一旦汛期发布防汛预警或水位超过38.5米高程,园区将立即关闭。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