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功能区域 > 城市副中心
海淀国税“人脸识别”防控风险

2017-11-22 09:55   来源:北京日报

  不法分子利用他人身份证注册空壳公司,到税务部门虚开发票进行倒卖,扰乱市场经营秩序。海淀区国税局在全市率先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实名办税,打击虚开发票犯罪行为。自今年9月至今,已成功拦截人证不符人员3788人。

  在办税服务大厅记者看到,企业在办理业务时,相关责任人必须先经过“身份证扫描+人脸识别”检测,人脸对准机器屏幕,不到一秒钟,即可显示比对结果。检测通过后,才可顺利办税。扫描比对过程中,相关身份信息已全部采集,存入管理平台,可供后期开展数据分析研判,也可为涉税案件提供有效证据材料。

  “2015年,海淀国税与海淀警方联手破获的‘10·8’特大虚开发票案件中,主犯周某深居幕后,使用他人身份证件,注册操纵空壳公司达400余家,虚开发票金额高达30多亿元。”海淀区国税局征收管理科科长谢建民告诉记者。随着“放管服”的深入,纳税人新办企业、办理涉税业务、领购发票等越来越方便。但一些违法分子,通过使用虚假证件,冒用盗用他人身份以及大量注册空壳公司等途径,肆意从事虚假申报、虚开发票等违法犯罪,严重侵蚀了国家税基,对营商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据不完全统计,在海淀区国税局已走逃的风险纳税人中,超过80%的企业存在身份信息借用、套用、冒用的情况。

  作为全市试点,今年9月份,“人脸识别”系统率先在海淀区国税局发票领购环节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在新户报到、税控发行、变更法人以及风险防控等五个高危敏感管理环节部署“人脸识别”设备39台,将法人和发票领购人两类关键主体纳入了身份识别监管体系,实现了税源监控、风险管理对象由“企业”向“自然人”的有效延伸,形成了“事前强震慑、事中精监管、事后严追责”的新型税源管理模式。

  “识别过程特别快,不到一秒钟,几乎感受不到。但给我们守法企业带来的保障,却是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在大厅领购发票的李女士通过“人脸识别”完成领票后表示。

  “‘人脸识别’与税收征管有机融合,其威力主要体现在对于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和阻断之上。”海淀区国税局总会计师王岩青介绍,系统上线以来,已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成功拦截人证不符人员3788人;在“高风险地址”专项风控行动中,共需约谈企业1.2万户,实际前来企业约130户,通过识别比对的企业仅50户,虚假身份信息注册的空壳公司得到定点清除。

  “下一步,我们将对‘人脸识别’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钻取分析,建立疑点企业库和自然人‘黑名单’,同时积极研发自助刷脸办税、高危人员自动识别、实时监控预警等全新功能,真正将前沿科技应用于税收征管,服务于广大纳税人。”王岩青表示。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