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功能区域 > 城市副中心
石景山彰显吸引力 服务业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013-10-25 16:25   来源:京郊日报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保险产业园及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石景山一次次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机遇,加速从传统工业石景山向绿色生态石景山转变。经过几年的发展,“石景山服务”品牌价值日益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成效明显,现代服务业、金融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推进,区域战略转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第十七届京港洽谈会又为石景山提供了一次宣传推介的大舞台。石景山区抢抓机遇,打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中关村石景山特色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四张牌”,借助区域独特优势,推动科学发展、深化全面转型,加快建设现代化首都新城区。

  凝心聚力

  奏响服务业综合改革“新乐章”

  首钢涉钢产业搬迁调整,给传统的重工业石景山带来了产业空心化难题,区委区政府积极应对,提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由传统工业石景山向绿色生态石景山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路。2010年8月,石景山区被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石景山区快马加鞭,加速促进区域经济转型,深度调整产业结构。2011年,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和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建设。2012年,中关村石景山园经国务院批复规划面积从3.45平方公里调整增至13.34平方公里。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将石景山纳入改造规划范围。特别是今年7月北京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石景山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发展的意见》,为石景山区转型发展、地位提升、功能转换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近三年来,在国家和北京市政策的扶持下,该区重点发展30多个高新项目,有序推进西山汇新媒体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及银河综合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提升了区域产业集聚度和影响力。

  石景山区依靠优越的地理区位、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独有的政策叠加优势、一流的“石景山服务”,聚集高端服务业,培育形成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和带动首都西部地区发展,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条钢铁工业区转型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高端转型。

  在借助外力的同时,该区加强完善自身造血功能,全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并确立文化创意、现代金融、高新技术、商务服务、旅游休闲五大主导产业,研究制定了《石景山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以及《关于建设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政策近30项,不断提升“石景山服务”品牌质量,健全政府服务企业体系,加快长安街西延线、北辛安路北段等城市主次干路建设,构建畅通的区域交通网络,推进西北热电中心建设,有序实施老旧供热管网改造,搭建“智慧石景山”运行管理系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近几年,石景山区服务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57%提升至2013年上半年的63%,2013年上半年对区级财政贡献额达到12.4亿元,各产业质量不断提升,实现收入同比大幅度增长。中关村石景山园连续5年保持快速增长,2013年上半年预计实现总收入、税收515亿元和13.8亿元,同比均增长25%以上,成为区域转型发展的龙头引擎。

  “十二五”下半期,石景山区将重点打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服务业监测平台等试点区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政策对接体系,将支持政策用到极限、具体任务落到实处,推进服务领域改革,并研究制定鼓励类服务业指导目录,大力引进龙头、特色、高新企业,促进产业业态升级,集聚壮大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加快苹果园交通枢纽项目、天泰山旅游休闲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服务业特色化、高端化、规模化发展,将试点区建设成为引领首都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行区、北京市新兴高端服务业发展重要承载区和全国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

  创新引领 谱写现代金融产业“新篇章”

  在转型中,石景山发挥自身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明确高端、环保的基本原则,主推现代金融产业,高起点谋划发展战略,科学统筹金融高端要素聚集,通过“定制化”服务,引进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全国性总部机构,以及光大永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唐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创新型金融机构,为提升区域发展现代金融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2013年8月,“国家保险产业园”落户石景山,由保监会和北京市政府联合打造,吸引全国各类保险业态及新兴金融机构抢滩登陆。石景山区紧抓有利契机,着力构建完善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创新保险业改革政策及服务,支持各类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致力于将保险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家保险产业聚集区、保险创新示范区和保险文化引领区。

  今年8月,石景山区抢抓互联网金融发展先机,建立了全国第一家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并出台《石景山区支持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办法》,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奖励、配套建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服务保障,并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基地建设,正式迈开建设国家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示范区的步伐。

  截至目前,石景山区现代金融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度达25%,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9%,成为区域真正的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中小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推动引擎作用持续发酵。

  全区金融机构的规模及效益实现突破性增长,共汇聚现代金融机构107家,其中法人金融机构71家,注册资本金109.6亿元、同比增长57%,金融机构密集度达到每万人拥有1家法人机构,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2.4倍,现代金融机构基本形成了银、证、保、投、管、贷等全行业覆盖。

  “十二五”下半期,石景山区将发挥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驱动功能,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平台,与首钢总公司共同设立3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发展,并将联合首钢总公司、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共同组建北京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实现金融创新研究与资源整合,通过理论导向支持金融产业健康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以“长安金轴”为核心,石景山区现代金融将继续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完善服务保障资源,大力引进龙头型、创新型金融机构,将产业规模做大、品质做实,带动全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共谋发展

  舞动钢城涅槃“新华章”

  首钢石景山厂区钢铁冶炼全面停产,释放出巨大的空间资源,首钢8.63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定位为高端要素聚集、创新创意活跃、总部特征明显、生态环境优美的“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该区域是北京市加快西部地区转型的发展核心区,也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培育的产业新区,规划建筑面积1060万平方米。这些都为石景山区与首钢团结协作、优势互补、改革创新、互利双赢、共同推进转型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充分利用位置绝佳、交通便利、绿色生态、工业资源等优势,“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囊括商务金融、文化创意、旅游博览等高端服务产业,形成工业主题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区、综合配套区、总部经济区和城市公共活动休闲带、滨河综合休闲带 “五区两带”的格局。

  石景山区积极推动政策对接机制,促使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服务业改革综合试点区以及国家支持首钢搬迁发展、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优惠政策落地,助推园区优势产业发展。

  西十筒仓街区改造项目

  位于服务区北端工业主题园,用地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通过对极具工业特色的筒仓、料仓及道路、综合管网、绿化景观的改造,植入钢铁文化,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打造成集创意服务、特色商务、工业旅游、文化娱乐、展览展示于一体的特色街区。2013年,改造项目一期工程成为该区首个获得国家支持的产业项目。

  二型材厂房项目

  位于服务区南侧城市公共活动休闲带内,距长安街西延线约500米,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具备大体量、大空间、绿地环绕、工业特征鲜明的优势,改造后建筑规模约15万平方米,适用于企业总部、创意工坊、展览展示以及配套商业等业态。

  首钢广场项目

  紧邻长安街西延线,占地20万平方米,规划地上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地下20万平方米,项目围绕大型企业总部的需求,配套发展金融、商务、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完善城市功能,构建“金融商务”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形成特色现代商务功能区。

  中国网谷项目

  位于服务区“公共活动休闲带”南侧,打造以大互联网为主导产业,集网络信息、软件设计、创意研发、总部经济、商业服务及综合配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网络产业园。目标是建成世界信息产业的新地标和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示范区。

  “首钢二通产业园区

  —南部配套区”项目

  位于西四环和西五环之间,占地面积83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是首钢文化创意产业先行示范区,将建成集创意、研发、生产、展览、展示、交易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先行启动南部配套区项目,总建筑面积52万平米。

  “首特绿能港科技广场”项目

  紧邻长安街西延线,占地面积89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150万平米,重点打造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总部集群。先期启动“首特绿能港科技广场”项目,总建筑规模约20万平方米,将以定制销售、自建经营或合作开发模式建设5A甲级写字楼,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