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功能区域 > 平原城区
通州探路单车共享新模式

2017-09-26 09:17   来源:北京日报

  本市全面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让一度停滞的公共自行车业务迎来了转机。率先集中整治共享单车乱象的通州,正加大公共自行车的投放力度。记者昨日探访发现,在用车需求高度集中的重点地铁站,公共自行车投放规模已接近2000辆,但也面临车多桩少,停车取车效率太低的新问题。为此,运营人员采取了大规模集中存车,分批周转到44个存车桩的变通方式,探索介于互联网单车和传统有桩单车之间的共享新模式,确保地铁站周围的存车秩序。

  投放加码

  公共自行车桩不够用

  走出通州北运河西地铁站的B口,映入眼帘的是里三层外三层、占地足有好几百平方米的一片绿色单车海洋,全是可刷一卡通的通州公共自行车。

  昨天早高峰时段,赶着去上班的市民扎堆儿来还车,五名运维员忙着刷卡把车桩上已还的车搬到旁边的停车场集中摆放,方便后来者还车。

  据观察,此处的公共自行车桩有44个车位。为了尽快让市民还上车,运维员一次就得挪走两辆车,左手右手各扶一辆。

  早上九点,还车的市民逐渐减少,运维员则用铁绳把公共自行车圈住,防止有人骑走。“每天早上六点到九点半,我和四个同事刷卡把车取下,大家排着队还车。下午五点到晚上十点,我们就把车放到桩里,好让大家下班有车骑,每天存放在这儿的车有一两千辆。”通州公共自行车运维员苏师傅说,上午九点半到下午五点是运维员的下班时间,期间人流量不大,44个车桩可保证公共自行车的正常周转。

  在北京城区,公共自行车都是严格一车一桩,但因为必须在固定桩存车取车,市民更青睐随处可还车的互联网共享单车。但在通州情形却大不相同。今年8月起,通州区开展了共享单车的集中整治,严格要求进入通州的单车企业在政府备案,企业不得随意无序投放。迄今只有ofo、摩拜和酷骑等单车企业达到了备案标准,小蓝单车等品牌已退出通州。与此相应,通州共享单车的数量也减少了1万余辆,维持在3万多辆的水平。

  排队还车

  重点站停车秩序井然

  为了应对通州居民对共享单车的需求,通州公共自行车大量投放。通州区市政市容委公共自行车事务中心主任郭峰表示,到10月底,通州公共自行车投放量将达到715个租赁站点和3万辆自行车。

  但如果按一车一桩的标准模式,地铁站周边的人行道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建桩。记者注意到,在通州北关站,公共自行车的投放量也多达上千辆,同样采取了集中停车的方式,通过人工调度的方式共用数十个车桩。

  尽管运营人员马不停蹄忙个不停,但早晚高峰时段,排队取车还车的情况还是难以避免。昨天早上七点多,北运河西地铁站就有将近70位市民同时在耐心地排队还车,队伍排成三列,足足有十几米长,少则需要等待3分钟,多则8分钟。

  不过,总体看,公共自行车大规模投放的通州地铁站秩序井然,并未出现城区共享单车包围地铁站的乱象,进出站的人行通道畅行无阻。

  而随着网点的拓展,通州居民使用公共自行车的积极性稳步提升。“共享单车在通州的覆盖率一直不算太高,现在公共自行车网点加密了,很容易就能找到租车点,感觉用起来也很方便。”住在通州运河湾小区的吴先生说。

  技术尴尬

  电子围栏精准度有限

  截至8月底,通州已在有条件的区域施划了690个固定停车区域,设立电子围栏,要求共享单车严格入栏停放。但这些电子围栏能发挥的功效非常有限。在地铁通州北苑站A口,仅有两辆共享单车停放在了电子围栏里,而距电子围栏10米处有多辆小蓝单车和摩拜单车被随意停在机动车停车位上。

  记者体验电子围栏后发现,无论是将车停在围栏内或是围栏外,都不会有相应的奖惩。ofo小黄车的APP仅提示用户将车停放在地图上显示的带有蓝色字母“P”的区域,摩拜单车也只是在开锁时,APP会提示:还车时停在路边白线内。

  为啥不能采取违规停车自动扣信用分的方式来加强罚则、监督用户规范停车呢?“当下正是共享单车领域捉对厮杀的生死关头,任何有损用户体验的决策都是极为危险的,很难有哪家企业敢主动发起这种罚则机制。”一位行业投资人表示。

  此外,电子围栏精度与成本间的此消彼长,也是电子围栏很难大规模铺开的原因。以通州电子围栏的技术合作方、北斗导航位置服务产业公共平台为例,其技术人员郑晓东透露,其卫星定位模式的电子围栏成本上有优势,但精确识别是否入栏的比例为90%,也就是停了100辆车中有10辆会有偏差,很难断定是用户违停还是技术偏差。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建议,政府应效仿交通协管员和地铁安全志愿者的模式,把主要地段的共享单车停放严格管理起来。同时企业也要加大运维人员投入,减少早晚潮汐高峰时段共享单车可能产生的添堵效果。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