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功能区域 > 平原城区
南水,打开城市供水新格局

2017-01-06 09:57   来源:北京日报

  城因水而兴。

  南水进京两年,已为北京输水19.4亿立方米,市民饮用的自来水已有七成来自南水,人均水资源从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

  城市供水更加安全,地下水得以休养生息。不仅如此,这个稳定的新水源,为北京“以水定城”,在落实城市功能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上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城市副中心备足水源

  打开本市的南水供水图,顺五环路修建的供水环线将城区环抱其中,几道放射状输水线直抵郊区新城,周边是星星点点的水厂。不但是中心城区用上了南水,通州、房山、大兴、门头沟也全部规划了骨干水厂,引南水入新城,支撑区域发展。

  “如果水资源跟不上趟,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等重点区域的建设就难以保障。”市南水北调办主任孙国升说。

  目前,通州新城155平方公里的用水需求,全靠一座日供水量8万立方米的水厂支撑。在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中,还将有40万人口疏解至通州,现有的水就更不够用了。

  2015年,本市结合国家战略实施以及重点区域的城市规划、用水需求,研究优化了配套工程建设计划,提前启动了南水北调通州支线和通州水厂的建设。这两个项目也成为城市副中心第一批建成的基础设施,每天增加20万立方米的清水。

  京南40公里,星罗棋布的塔吊施工正忙,大兴新机场航站楼已露出地面。为了给新机场的建设、运营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今年开春,南水北调大兴支线工程就将开工,把南水引入大兴,并配套建设新机场水厂。

  南水占城区自来水七成

  由于水资源紧张,北京多年来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来保障用水需求。自1999年起,地下水位连续15年每年下降1米。

  南水来了,地下水也终于能松口气儿了,两年来总共减采地下水2.5亿立方米。监测显示,南水进京头一年,地下水位没有明显下降,2016年11月,地下水位比上一年同期回升42厘米。

  南水的到来改变了全市的供水格局。城区自来水中超过七成是南水,丹江水已经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

  “以前一到夏天,生怕水不够用。”市自来水集团的梁丽说,南水进京之前,城区各水厂的日供水能力是320万立方米,而近几年夏季用水高峰时,日需水量总会在310万立方米的线上徘徊,逼近供水极限。2016年夏天,城区用水最高峰日达到了破纪录的337万立方米,但供水非常平稳。

  一部分富余的南水还回补到地下,涵养水源,弥补欠账。

  日前,记者来到京东的顺义潮白河水源地,只见枯黄的芦苇圈住一片开阔的水面,水色澄澈。这里曾是第八水厂的水源基地,连续超采30年,地下水位一降再降。2015年底,南水经京密引水渠反向输水至水源地,2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都有回升,最大回升13.98米。

  将再打通两路入京水道

  目前,南水北调已配套建设了供水环线、支线工程及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形成了“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三水联调、环向输水、放射供水、高效用水的安全保障格局,本市人均水资源从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即便如此,本市水资源紧张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除了目前从南部入京的调水线路之外,本市未来还将从东、西方向各打造一条调水线路。市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西侧入京的水源为黄河水,将从万家寨调山西、内蒙古等省份的黄河水到官厅水库,计划每年引水1.1亿立方米,工程2017年即将启动。东侧入京的水源也是长江水,是利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引水,经天津,再到北京,计划每年引水8亿到10亿立方米。方案目前已得到水利部批复。

  此外,本市还将在京北的张家口、承德地区建设水源涵养区,为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涵养水源,增加北向来水量。

  随着外调水规模的逐渐扩大,本市将在2020年前后沿六环新建第二条供水环路。未来,北京将形成四方来水、双环供水的新格局,进一步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